眼看我城旧物流逝,模型师黎炽明Tony与拍档Maggie利用微缩模型,把旧时香江重现。 Tony和Maggie早于2003年已开始用微缩方式製作老香港的模型,把消失中的旧物,缩小成1:12模型。他们各有专长,Tony负责建筑物,Maggie则精于製作手指头大小的食物。他们製作过当舖、上海理髮店、凉茶舖及公屋等。
模型很精緻,一点细节也不放过,旧物如80年代杂誌、播着《上海滩》的电视、猪仔钱罂;食物如炒大虾、蒸鳝、蒸鱼等,都精细得甚具神髓。现在他们全职製模型,亦开班授徒,希望可把旧时香港「留下来」。




Tony与Maggie现已製作了10年微缩模型,当中令人惊讶的精细,原来源于Tony的老本行。「我做了建筑模型近三十年,当时一脚踢,很多工序都要动手做,慢慢鍊成製作这类模型的技术。那时我的行业北移大陆,我也长驻当地工作。晚上下班后自己一个好闷,就拿工厂的剩余物资製作模型。碰巧我在网上模型讨论区,认识了Maggie,她邀请我参加湾仔区的模型比赛,所以我就决定製作「和昌大押」。其后开始和她合作,成立工作室全职製作微缩。」




最近他们受邀参展,製作以「一餐屋企饭」为题的模型。今次Tony和Maggie只花了一个月就造出四间80年代老房子,36道港式佳餚,把香港人的「家」,再次留下。房屋方面,Tony建造出三间不同阶层的家,当中有公屋户、中产家庭及大富大贵之家。今次模型重现了客厅及厨房,客厅放有摺枱摺櫈、大牛龟电视机、碌架床、鸡毛扫;厨房有火水炉、铁镬、晾衫架,全部都是旧时家中事物。





另一边厢,Maggie製作了36道只有指甲大小的港式家常便饭,例如蒸红衫鱼、蒸肉饼、咸蛋节瓜粒汤。菜式模型相当细小,Maggie说食物纹理会用上大头针雕琢,例如青葱,就是用针捲出中空的长条。反而最困难是生熟食物的差别,例如生菜渌熟后的半透明很难调校。而蒸鱼蒸熟后要用针雕「烂」鱼皮才会像。





经过多年努力,Tony与Maggie广受认识,现在每年约有两次展览,但要知道在香港搞艺术很困难,而微缩模型更是冷门。虽然大家有兴趣睇,但展览很难带来收入。问到Tony如何坚持,他说:「我年纪都不小,每次製作其实很辛苦,因为两个月不眠不休赶工。但每每看到参观者的踊跃,特别是老人家对作品的感动,就是我最大的推动力。有次展览中看到有三代同堂来参观,老人家指着我的作品,对孙儿笑笑口话当年。」
也许老香港不再存在,但凭着他们俩的一双手,却又一一重现眼前。回忆原来那幺远,又这幺近。

民以食为天,而香港人对吃的集体回忆,一定是妈妈和饭桌上的味道。今次展览除了展出上面的迷你饭菜名,还展了80年代烹饪书,可以看看当时大家通常吃什幺菜式。
「笑声笑声 满载温馨」展览
日期:14/7至6/8 (10am-10pm )
地点:铜锣湾时代广场地下露天广场
相关推荐
上一篇:开饭了!来锅药膳好过冬 下一篇:开饭啰!要看懂英文菜单,这些单字你一定要知道